白石湖吊橋

台北市有一座紫色的吊橋位在碧山巖附近,橋面護欄漆著紫色的顏料,和一片綠色山林相映顯得相當的搶眼。

(下圖中的紅色山門即為碧山巖,後頭是忠勇山)

↓↓↓↓↓↓↓

白石湖吊橋05

白石湖吊橋入口就位於碧山巖開漳聖王廟的停車場旁。  

白石湖吊橋01

這座吊橋於民國99年(2010年)2月完工,名為白石湖吊橋,白石湖在這裡不是指湖而是一座山,內湖有座白石湖山,海拔458公尺,又稱坑頭山,屬五指山的分脈。

白石湖吊橋08

白石湖吊橋兩端設計緩緩的階梯,走在吊橋上腿兒略感顯輕盈,一度以為自身擁有好輕功,輕易的來回在兩端而不費力,

白石湖吊橋11

此橋面採直路式的設計走起來就走在一條筆直的步道,是如此的輕鬆自在。

白石湖吊橋04

白石湖吊橋的兩端看不見橋塔相撐,下方也沒有橋墩的大力相助,設計構想來自於冨田匡俊MasatoshiTomita),一位在台灣做結構設計的日本技師,利用結構,於吊橋的側面裝有地錨及抗風索以降低晃動度,除去吊橋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即害怕它的上下左右大幅度晃動。

這類橋的型式屬「吊床式的吊橋」,位於南投的天梯吊橋也是屬於這一類型。

白石湖吊橋03

拿這兩座橋的長度互比,白石湖吊橋全長116公尺南投天梯吊橋全長136公尺白石湖吊橋少南投天梯吊橋20公尺,白石湖吊橋規模較小,遊人口中便稱為小天梯,故「內湖天梯」、「台北天梯」成了白石湖吊橋的別名。

白石湖吊橋07

多年前的橋旁是光禿禿一片,吊橋說明以龍骨之姿形塑,雖困惑著龍骨,眼見橋身一節又一節如同人的脊椎骨,依其台語發音為龍骨,原來是要說台語啦!(哈哈哈,大笑狀)龍骨整個氣勢就比較足,好一個龍骨之姿的白石湖吊橋。

RK:像龍骨的吊橋就是台語來的嗎?不管它是被叫做什麼,卻讓白石湖當地整個活躍起來,假日現人潮,帶動當地的觀光。

白石湖吊橋13

今日則見到密密麻麻的小白花隨侍在吊橋邊,這是流蘇,盛開於四月天,小白花茂密的出現,彷彿為白石湖吊橋帶來一場雪。  

白石湖吊橋09

白石湖吊橋的一端是鄰近碧山巖開漳聖王廟,而另一端首先可通往如坑內、春秋步道,筆者建議大家一定要走過吊橋,再通往春秋步道的方向,

那裡除了可以看見白石湖社區的風貌,還有古錐埤、同心池、夫妻樹、大崙湖、竹林祕境和甜水鴛鴦湖等景點,以及碧山路上沿途數間的觀光果園,果園裡最讓人津津樂道的莫過於甜美的草莓,當草莓季節到來等待大家前去採草莓。 (下圖向右即為春秋步道)

↓↓↓↓↓↓↓

白石湖吊橋06

RK:白石湖吊橋當太陽下山後,吊橋就呈現黑漆漆的一片,因為橋身沒有安置燈光設備,無法如新店的碧潭吊橋有夜間燈光秀,建議晚上不宜前往。

白石湖吊橋:台北市內湖區碧山路,循路標至碧山巖。(位於台北市碧山巖的停車場旁)

春秋步道

從鄰近碧山巖的白石湖吊橋口前行,橋的另一端取右可至後湖濕地,後湖濕地還沒到前,先來體驗一下古早的聯外道路,名為「春秋步道」。

↓↓↓↓↓↓↓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7

春秋步道不長,不至於讓人腿兒走到痠,儘管向前行吧,就如同過馬路一樣。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11

在古早的年代,春秋步道是當地對外聯絡的便道,當時這類的山間小徑都被稱做「保甲路」,早期不論是交通或是運輸之用,仍是靠雙腳以徒步方式在春秋步道進出,現今進出道路就有碧山路。

RK:時代在進步,在家吹冷氣,出門坐轎車,有車代步免去腳痠之累。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6

社區環境改善路上的雜草竄生景象已不復在,倒是多了數株四月天會盛開小白花的流蘇。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5

根據現場「春秋步道」的解說牌來看,春秋兩字其實別有含意,指的就是這條步道上的種植,春為百合綻,秋有金針開,而竹籬旁的大樹為樟樹,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10

矮叢為月橘,月橘是台灣常見的綠籬植物,稱呼月橘比較生疏,其實別名稱為七里香,不是香氣四溢至七里遠的雞屁股,雖然雞屁股也被俗稱為七里香。下圖紅色的小點即為月橘的果實,紅色的果實表示成熟了,綠色則未成熟。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2

 

竹籬內竄出小白花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3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4

回頭一望「春秋步道」,有下列4種風情

植物名稱

開花季節

百合花

金針花

樟樹

七里香

秋 (夏~秋)

RK:要遇見有形的花朵還是那句話,賞花要照時,賞花要及時。

筆者在春秋步道尚未見過春為百合綻,秋有金針開的景象,卻在後湖濕地發現了「春秋」。

↓↓↓↓↓↓↓

台北內湖的步道-春秋步道 P1

春秋步道過去就是白石湖社區,下一個景色即是「古錐埤」。

古錐埤

走過春秋步道後接連要去看的是古錐埤,進入古錐埤前如果想歇息一下,這裡有茗穀屋、野草花果、林家美景等店家,可以喝個飲料、吃些甜品悠閒一下。

RK:野草花果和林家美景逢假日才有營業

↓↓↓↓↓↓↓

古錐埤 P12古錐埤 P14古錐埤 P13

店家就圍繞在木棧階梯口旁,這個木棧階梯在四月天時會有兩位花嬌客蒞臨,一個是神似百合花亦也像碩大喇叭花的大花曼陀羅,但百合花是長在地上,大花曼陀羅則是長在樹上,簡而言之一個向上伸長,一個向下垂掛,另一個花嬌客則是人稱四月雪的流蘇。

古錐埤 P18

大花曼陀羅往下伸長的模樣,是花朵太大讓它挺不住身驅,還是害羞的不肯抬起頭來,好吧!那我就主動上前問聲好。

古錐埤 P5

站在大花曼陀羅的正下方,怎麼越看越像楊桃的切片,酸中帶甜的楊桃讓人好想咬一口,但只宜觀賞不宜摘取食用,大花曼陀羅可是有毒的植物,嚐不得的。雖然外表有毒但內心卻是天使來的,因為它有個可愛的英文名叫做Angel's Trumpes,好好觀賞這個名為天使的喇叭花。

古錐埤 P4

繼上篇而來看見流蘇就不陌生啦,葉子如髮,髮如雪白紛飛,俗稱的四月雪,即流蘇是也。

古錐埤 P6

木棧階梯而上便是「古錐埤」,「古錐」是引用人名,而「埤」的意義是一種蓄水池,早期的古錐埤是集水的用途,這類的埤塘在農村時代相當易見,也擔負著重要的角色,供居民農業灌溉和民生用水之需,只是此處規模是小巫見大巫,言不及於真正的水庫,但居民仍能受惠,為了感謝有水真好,如同俗諺所言吃果子拜樹頭,此埤就以村民挖掘的古錐伯而命名。

古錐埤 P16

看著古錐埤近幾年來的變化,就如名字一樣的古錐(台語即可愛之意),挺淘氣的,一下呈乾涸

古錐埤 P15

一下又一片金黃灑落,好一個滿埤盡是金黃呀! 而橫臥在古錐埤畔的大樹是相思樹,歲月催其老,猶如已不復見挺直的身軀,彎著腰的體態,猶如已成了年事已高的長者,回顧過往的年代,相思樹曾做為木炭之用,因而獲得「香炭」之名聲 。

古錐埤 P7

沒想到曾經只是一個蓄水用的古錐埤,如今卻披掛一身黃袍,金黃耀眼的,或許黃袍加持在身也為埤塘帶來綠油油的生物。

古錐埤 P8

這一片金黃的真相就來自於古錐埤旁的相思樹,相思樹於5~6月會開出金黃色的小花,

古錐埤 P9

每逢相思樹花開的季節一到,樹上便長出一團團黃球狀的花,當金黃色的花朵落入古錐埤,埤內便是點點繁金,這就是古錐埤灑落一片金黃的主因。

(相思樹的葉形也挺特別像個鐮刀)

古錐埤 P2

春末夏初的午後,在古錐埤遇上有魚和烏龜悠游著,

 

古錐埤 P10古錐埤 P11

深紫色的鳶尾花飄逸著原本是用來灌溉的農塘轉變成了生態池,也讓民眾多了一處觀賞遊憩之地。

↓↓↓↓↓↓↓

鳶尾花 下一個來去賞「後湖濕地」

後湖濕地

看了古錐埤後(台北內湖的農村蓄水池-古錐埤),一旁就是白石湖的後湖濕地,這裡沒有湖只有山坳,「後湖」就是後方的山坳,坳字的唸法為ㄠ,所指的是兩山間凹下的地方,也就是低窪處。

後湖濕地 P18

後湖濕地是以天然湧泉為中心所築成的生態濕地早些年的後湖是個農耕地,還能見到池塘旁的步道有居民的園藝種植,有高麗菜、有蔬果堆肥,

後湖濕地 P19

但沒想到湧泉也能變身為美麗的遊憩景點,是居民無償提供此處的農田,經社區營造湧泉成了「浪漫同心池」,浪漫之處在於池塘的造型為愛心型。

後湖濕地 P1

池畔步道讓遊客能仔細端詳此處的美好事物,湖光山色當前竟有像是綠色的雞毛撢子佇立在步道旁,這些植株是鐵炮百合,處於蘊釀期還沒打算見客。

後湖濕地 P23後湖濕地 P22

而花苞遠觀又像芥末色的大熱狗,這是蓄勢待發中的鐵炮百合,將進入到最後階段期。

後湖濕地 P6

等到五月來此造訪時,一枝枝直挺挺的鐵炮百合就如雨後春筍般開出白花啦!

後湖濕地 P9後湖濕地 P10 

如遇上步道兩側爆炸性的盛開,就能嗅得陣陣的飄香,百合數量雖多,卻像是舉行過一場鐵炮百合內部的大會,會後的決議是要分批開花,才能滿足各地遠到而來的遊客,這場百合秀才能上演的久。

RK一經爆炸性的開花,約莫10天後落幕。(個人到訪的心得參考)

後湖濕地 P11

百合花可是後湖濕地的重頭戲,每年當百合花沿著步道開,愛花人士便蜂擁而至,是台北市賞百合花的好景點,當今年度的百合花準備要息影,浪漫同心池的荷葉們就等待要準備上陣,

後湖濕地 P8

夏天來此時,荷花便高聲歡呼,各位觀眾換我主秀啦!池裡可是會冒出一堆荷花,

後湖濕地 P7

想要靠荷花近一點,就走向同心池旁的木製涼亭即可

後湖溼地 P12

此亭名為「永結亭」,有同心池當然少不了永結亭,永結同心共創美好的未來,也期待這裡更加的美。

後湖濕地 P15 後湖濕地 P21

永結亭後的坡地規劃著「幸福的拍照點」

後湖濕地 P14

看見圍籬內有波斯菊的身影,這是波斯菊說好的約定,

後湖濕地 P17

它捎來春之意,春天就見得到它,浪漫呀!正好一併呼應著同心池的浪漫。

後湖濕地 P16

悠閒地逛著,又在後湖濕地看見了它和牠,是金針花、蝴蝶、醉蝶花,原來這就是金針排骨湯中的金針花,黃色的金針花倒也像個黃色的百合花,開後經過一天的時間就凋謝,因此被稱為一日百合(Day Lily)。

後湖濕地 P5

不知道是不是金針花太有魅力了,讓蝴蝶也好奇金針花的香氣,心想是不是和我們人類口中嚐的金針排骨湯那樣的美味

後湖濕地 P4

粉紅色的醉蝶花,英文名為Spider Flower,很會招蜂引蝶,是覓源植物。

RK:第一次初見,以為是時尚的金針花,跑去染了頭髮,好好的黃色染成了粉紅色,殊不知原來這不是金針花,是醉蝶花。

後湖濕地 P13

寒冷的12月一到又是一年的尾聲,後湖溼地也為今年的表現劃下了休止符,荒蕪一片黯然的完結,期待新的一年再度春回大地,萬象更新

後湖濕地 P2

2017年2月造訪 ,巧遇紅色愛心的湖景,美美的

IMAG099-11.jpg

賞完後湖濕地,後頭還有夫妻樹、榕樹全家福及草莓園,繼續向前行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