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父親說聖人瀑布是早期台北市民常來玩水的地方,在復刻的年代裡,不用遠到外縣市的海水浴場玩水,加上瀑布處於無人管理狀態,因此想怎麼在聖人瀑布裡玩水都能隨心所欲。

↓↓↓↓↓↓↓

聖人瀑布P14

台北近郊的聖人瀑布被封閉多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安全為由警示著本區禁止游泳、垂釣、營火、烤肉,因為這裡屬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陽明山國家公園公園內是不可以烤肉的,這是第一重的危險性告知。

聖人瀑布P8

礙於無法放行給遊客遊憩,便將這個危險地區以柵欄圈圍成了無法通行的路,只好單純地賞景。

聖人瀑布 P3

走近圍籬仍一再的警示著標語,禁止攀爬、跨越欄杆,層層的戒護起因於一場意外,民國82年發生落石砸傷了遊客,這類地質災害讓人料想不到,不容易防範何時山壁又冒出大石襲擊,就更加的提醒遊客自身安全,這是第二重的危險性告知。

聖人瀑布P2

站在圍籬前遙望著山壁上垂掛的一縷白絲,感受不到聖人瀑布氣勢磅礡的流水聲,僅是流水不斷的奔流而下,

聖人瀑布P10

聖人瀑布前盡是蔓草叢生,草堆長至的高度都像成人的小腿那樣高。

聖人瀑布P12

無法親近國家公園豎立了一塊告示:「落石危險 禁止進入」,這是第三重的危險性告知。

聖人瀑布P13

聖人瀑布的成因

因主流的內雙溪流水下切侵蝕較支流快,當支流的雙溝溪入內雙溪(主流)的河谷,這類主支流交匯處的瀑布被稱為懸谷型瀑布,可從下圖照片中察覺到瀑布後的兩側山壁有高低間的落差,這就是主、支流侵蝕河谷的速度不同,水流經年累月下切岩層而成的景觀,要說是水流的團結力量大還是岩層的太軟弱,而是攜手共創了美麗的聖人瀑布。

聖人瀑布P4

瀑布後的岩壁節理層次分明,是砂岩及頁岩互層的現象

聖人瀑布P5

觀察河床的岩石排列形如一塊塊的豆腐岩

聖人瀑布P9

溪水為內雙溪源頭在擎天崗大草原一帶

聖人瀑布P19

順道欣賞溪流的生物

溪水中停歇在石頭上的蜻蜓,牠是短腹幽蟌(Euphaea formosa ),又名台灣蜻蛉,蜻蛉這名比較陌生,叫蜻蜓比較熟悉,formosa就是台灣本土的。

 聖人瀑布P18

這是溪流邊常見的「川蜷螺」,它不是夜市賣的燒酒螺,請物抓來食用,外殼呈長菱形,顏色黑褐色,牠的爬行很緩慢,牠的腹足是攝食的工具,爬行時將石頭上的藻類刮下來吃,邊爬邊吃,如果螺類的世界也有夜市,牠應該很愛逛夜市,因為逛夜市時最喜歡走到哪裡就吃到哪,哈!

 聖人瀑布P17

在台北市近郊憑著圍欄遠望瀑布和沁涼的溪水,讓人暑意頓消,在三次的危險性告知下,只有期待再顯過去的風華,你期待聖人瀑布的開放嗎?

聖人瀑布P20

聖人瀑布位在台北市至善路三段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